航空公司的飛機想上天,最難的不是近億元的注冊資本,而是飛行員受到的轉讓限制。
15日,昆明航空將實現(xiàn)首飛。這一天,從籌建到現(xiàn)在,已歷時整整5年。
由于飛行員這一稀缺資源無法自行解決,昆明航空的發(fā)起人王清民不得不先后依托川航、深航的肩膀,股東也兩次變更。
股東兩次變更
對王清民來說,圓航空夢是他一輩子的情結。
住在民航大院、妻子在航空公司就職,20多年對航空業(yè)近距離接觸,這一切都在王清民2000年在北大光華學院進修后頓悟:組建一家民營航空公司昆明航空,以彌補云南沒有本土航空公司的空白。
時值民航總局鼓勵業(yè)外資本大舉進軍航空業(yè)之機。云南作為全國旅客吞吐量第四大航空市場,一時間10多家航空公司擠進。
王清民拿出了第一桶金,并拉上了他參股的云南中恒創(chuàng)新投資有限公司入伙。幾年醞釀,2005年,昆明航空獲得民航總局批準籌建,注冊資本8000萬元,中恒創(chuàng)新投資公司和王清民分別現(xiàn)金出資3200萬元人民幣,各占40%股份,自然人王暉以1600萬元持股20%。
為了全力進軍航空業(yè),王清民退出了投資的其他行業(yè)。
做了才知道,昆航能不能起飛,飛行員是核心。早在2004年,民航總局就下發(fā)了《關于規(guī)范飛行人員流動管理保證民航飛行隊伍穩(wěn)定的意見》,禁止飛行員任意流動。一旦飛行員辭職,必將引發(fā)包括培訓費、機長前的培訓小時費,機長前的帶飛費用、停飛后飛機每天的運營損失等的天價賠償。
這是由于國內飛行員稀缺性引發(fā)的畸形用工現(xiàn)象。民航西南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稱,到2020年,中國新增飛機將達到4000架,排著隊待批的航空公司有10多家,一架飛機需要配備15、16名飛行員。業(yè)內人士稱,目前,民航飛行員缺口在9000-10000人左右。
到這時王清民才知道,有著三高(高技術、高投入、高風險)之稱的中國民航業(yè),從注冊登記到翱翔藍天,還很遙遠。
由于聘請飛行員的費用太高, 2006年底,中恒創(chuàng)新投資選擇了退出。
要么和其他航空公司合作以輸送飛行員,要么就夭折。一直不愿放棄的王清民找到了四川航空,來接手中恒創(chuàng)新投資放棄的股份。
12日,川航一內部人士回憶當時情景稱,當時川航態(tài)度很積極,派了很多技術骨干去昆明,不僅做了市場調研,連昆航的運行手冊都做好了。川航一直很重視云南市場,把成都-重慶-昆明作為金三角,還首創(chuàng)了云南省內旅游環(huán)飛航線。
然而,據(jù)昆航市場部經理和志輝告訴本報記者,由于川航的飛行員和飛機遲遲不到位,原定于2007年12月12日的起飛計劃化為泡影,昆航再度擱淺。
通過多方努力,昆航的起航和深航全國鋪網計劃一拍即合,身為全國第五大航空公司,深航正在推行全國鋪網計劃。很快,雙方達成協(xié)議,由深航提供飛行員和飛機,但深航要求控股。
記者從今年1月民航局的公示看到,昆明航空以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為基地機場,由深航提供30名飛行員,26名乘務員,還有機務人員、簽派人員若干。深航提供兩架B737-700和一架B737-800飛機。
昆航的股權結構現(xiàn)為,深航現(xiàn)金出資6400萬元,持股80%,王清民出資1600萬元,持股20%。歷經曲折后,
王清民出任昆航董事長,總經理由深航派出。12
本文鏈接地址:
http://www.goedux.com/news/show-18517.html